咨詢熱線:

    152 8130 7725

    0813-5555120

    您的位置:首頁  > 關于我們  > 高新資訊

    分享:

    關于我們

    不同階段肝癌的介入治療,如何選擇最優(yōu)解?

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5-08  發(fā)布者 :  瀏覽:1198次

    肝臟惡性腫瘤的治療和管理過程較為復雜,因為它包括各種原發(fā)性和轉移性惡性腫瘤以及各種局部和全身治療方案。要確保為患者提供最適當?shù)闹委煟私夂螘r使用這些治療方法至關重要。


    介入治療在不同階段肝癌的診治方案中發(fā)揮關鍵作用,包括經皮消融術、使用單純顆粒栓塞的經動脈栓塞術(TAE)、注射化療乳劑的經動脈化療栓塞術(TACE)和經動脈放射栓塞術(TARE)。介入放射學專家小組針對9 種臨床肝癌類型,總結了不同肝癌類型所用治療方法的適宜性。


    類型一

    肝細胞癌:小于3厘米的單發(fā)腫瘤,肝硬化


    肝功能良好的早期局部癌癥患者應考慮切除肝臟;對于不適合手術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,移植可能是治療的最佳選擇;熱消融技術是治療直徑小于3厘米腫瘤的有效方法,具有良好的局部控制率,已被證實與切除術效果相似;對于小于3厘米的單發(fā)腫瘤,一般不需要經動脈技術,除非是腫瘤無法切除的情況。



    類型二

    肝細胞癌:孤立性腫瘤3至5厘米,肝硬化


    患者的基礎肝病、腫瘤位置和血管侵犯可能會使他們無法接受切除手術;對于符合米蘭標準的HCC患者,肝移植可為其帶來最佳的長期生存率,但可能會受到供體器官供應的阻礙;該類型仍可使用消融療法,但通常會與TACE或TAE聯(lián)合使用,以提高治療效果。TACE可在患者等待移植期間控制腫瘤進展,或作為切除術前的輔助治療;TARE已被用于降低患者的分期或肝移植的血管搭橋。



    類型三

    肝細胞癌:多灶性,雙葉性疾病,至少1個腫瘤大于5厘米,肝硬化



    晚期多灶性患者可以選擇全身治療;對于不符合米蘭標準的多灶性HCC,肝移植和手術切除并非一線治療策略;對于多灶性HCC,消融術可作為其他局部和全身治療的輔助手段,不會被考慮用于治愈性治療或作為初始療法。TACE或TAE也可用于選擇性栓塞多個病灶;如果存在廣泛的多灶性疾病,TARE可用于治療整個肝葉,但也可對某一位置進行高劑量治療,以盡量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,并最大限度地增加病灶內的輻射沉積。



    類型四

    肝細胞癌:伴有血管侵犯的孤立性或多灶性疾病,肝硬化


    晚期患者可以選擇全身療法;單發(fā)或多發(fā)病灶且有血管侵犯的患者不適合切除肝臟、肝移植以及消融治療;TAE或TACE對于門靜脈大面積侵犯的病例并不理想,因為肝動脈的閉塞性栓塞會增加肝衰竭的風險,一些研究顯示,當門靜脈血栓存在時,TACE比保守療法更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,但在晚期血管侵犯的患者中并不明顯;TARE已被用于晚期疾病患者,并安全地用于門靜脈血栓形成患者,以延長生存期。



    類型五

    肝內膽管癌:外周肝葉膽管癌,小于3厘米;無膽管擴張,可見血管侵犯,局部淋巴結腫大或遠處轉移


    化療方案治療肝內膽管癌的療效通常較差,全身化療通常只用于不可切除的肝內膽管癌;手術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療方案,也是唯一能提供長期生存機會的治療方法;由于肝癌患者的復發(fā)率和存活率數(shù)據(jù)不佳,因此只有部分患者才會考慮肝移植;消融術可用于無法手術的小型(直徑小于3厘米)和中型(直徑3-5厘米)肝內膽管癌;對于晚期肝內膽管癌,支持使用 TAE和TACE;一項早期放射栓塞研究顯示,TARE使外周膽管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。



    類型六

    膽管癌:肝門部膽管癌,大于3厘米,邊緣不清,血管侵犯,還有門靜脈周圍淋巴結腫大


    目前可供選擇的全身化療方案有限,吉西他濱和順鉑的全身化療仍是晚期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;消融療法在治療晚期和中央型膽管癌方面作用有限;這種類型膽管癌不使用單獨的放射治療,只與全身化療結合使用;TAE與TACE治療該類型疾病的研究較少,但無法手術的患者可以考慮栓塞術;TARE可能對一線化療失敗后無法切除的肝內膽管癌有益,報道的疾病控制率為81.8%。



    類型七

    肝轉移:多灶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(包括類癌以及胰島細胞腫瘤)


    生長抑素類似物(如奧曲肽)一直是無癥狀神經內分泌癌治療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生長抑素類似物療效會下降;經動脈療法是多灶性肝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重要治療策略;化療藥物或分子靶向藥物不常用作初始治療,但可用于疾病快速進展或初始治療失敗的患者;全肝放射治療是一種有效的姑息治療方法;在可行的情況下,熱消融術或手術切除可減輕癥狀;肝移植雖然可為晚期彌漫性患者帶來生存益處,但肝移植的復發(fā)率高達31%至56%。


    類型八

    轉移性肝病:孤立性結直腸肝轉移


    全身療法是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療法;手術切除是提高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總生存率的最佳方法,但只有極少數(shù)(<20%)結直腸肝癌患者在確診時有可切除的轉移灶;由于疾病復發(fā)的風險較高,不建議使用肝移植;熱消融的治療效果與切除術相似,與切除術相比,消融術的并發(fā)癥較低;肝動脈化療灌注通常不適用于單發(fā)疾??;TACE能改善可切除結直腸肝轉移的手術效果;TARE僅限于治療其他療法無效的多灶性疾病。



    類型九

    轉移性肝?。憾嘣钚噪p葉結直腸癌(肝臟顯性或孤立)


    全身治療依舊是治療多灶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療法;手術切除僅限于小于5個肝轉移灶且有足夠的非腫瘤殘余肝臟;肝移植對于多灶性結直腸肝轉移瘤的作用有限,因為這種病灶存在復發(fā)風險;肝動脈化療灌注配合全身治療可將一些疾病轉化為可切除狀態(tài),從而可能提高生存率;TAE和TACE可用于無法切除的結直腸肝轉移瘤;TARE應作為化療難治性結直腸肝轉移瘤的挽救療法。



    總結

    1. 肝硬化患者單發(fā)腫瘤<3厘米的肝細胞癌,可選擇肝移植、經皮消融或肝切除術。

    2. 肝硬化患者單發(fā)腫瘤達3至5cm的肝細胞癌,可選擇肝移植、局部聯(lián)合治療、肝切除術、TACE或TARE。

    3. 肝硬化患者中至少有一個腫瘤大于5厘米的多灶性和雙葉性肝細胞癌,可選擇TACE、TARE、TAE或全身療法。

    4. 肝硬化患者中單發(fā)或多發(fā)且伴有血管侵犯的肝細胞癌,可選擇全身治療或TARE。

    5. 小于3厘米、無膽管擴張、大血管侵犯、區(qū)域淋巴結病變或遠處轉移的周圍肝內葉膽管癌,可選擇肝切除術或經皮消融。

    6. 邊緣不清、血管侵犯和門靜脈周圍淋巴結病變,大于3厘米的肝門部導管型膽管癌,可選擇系統(tǒng)療法。

    7. 肝臟多灶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,包括類癌和胰島細胞瘤,可選擇長效生長抑素類似物、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、TAE、TACE或TARE。

    8. 單發(fā)結直腸肝轉移瘤可選擇系統(tǒng)療法、肝切除術或經皮消融。


    >>>> 轉載聲明:版權申明【本官網(wǎng)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】


    >>>>文章圖片 來源:介入醫(yī)生的圈子 介入圈


    掃一掃,預約專家門診號
        

    聯(lián)系我們

    contact us

    預約問診:
    0813-5555120
    152 8130 7725
    立即預約 來院導航
    專家咨詢 我要預約 AV无码天堂久久,天堂在线做性视频,欧美在线中文字幕,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首页